麻涌鎮東太村,蕉農陳伯的一片香蕉林被砍,一些未成熟的香蕉被丟在田邊。
麻涌鎮東太村,一片統籌完畢的土地被分割成塊,並用標尺明確劃分。
  去年4月17日麻涌出台方案,要求統籌該鎮3萬多畝耕地,出租給大型農業公司,發展現代都市農業。至今推行一年多,各村進度不一,有的只用了兩個月便完成統籌任務,有的村民反對聲音強烈,指責政府變相徵地。面對抵觸情緒,麻涌政府稱村民有誤解,透露目前全鎮統籌2萬多畝耕地,完成82%。這隻是東莞水鄉土地統籌的一個縮影。    
  ●香蕉風波
  3月15日早上8點,麻涌鎮東太村西門坊熱鬧非常。才一口茶的工夫,在鉤機轟隆的作業聲中,西門坊數畝香蕉被毀。待蕉農趕到時,蕉地里、河涌邊只剩下已枯萎的香蕉樹。
  蕉農陳祖敏稱,十幾年前,村裡給他們家分了這塊面積約2分的自留地,一直種香蕉。去年種了30株香蕉,如今香蕉掛果,眼看即將收割上市,鉤機一下,“直接經濟損失2100元。”另一蕉農陳先生說,在西門坊,像陳祖敏這樣被涉及到的蕉農有十幾戶,直接經濟損失數萬元。
  鷗涌村的一些外地菜農也有類似遭遇。3月20日中午,在麻涌鎮鷗涌村連片菜地種植基地,約200名外地菜農聚集在一臺鉤機周圍,幾十名公安幹警、城管、維穩等部門工作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。
  這些菜農大多來自廣東茂名、信宜、江門以及湖南、廣西等地,在此地種菜最短的3年,最長的6年。三年前,來自江門的代耕農楊鄭東與妻子來到鷗涌村,從當地農民手裡以1700元/年/畝的價格,承包了8.5畝地種菜。去年突然接到村委會通知,稱要征收菜地轉包給花圃公司種植花卉,開發農業休閑旅游觀光項目。
  楊鄭東介紹,當時村委會幹部找菜農協商時,只同意每戶賠幾千元,菜農們都拒絕接受。“一畝地租1000多塊,包括種子、肥料、人工費等,4畝菜地每年總投入都八九萬元,只賠幾千塊簡直太不可理喻!”來自茂名的代耕農吳耀新說,他們的合同期一律都是簽10年。他出示的一份土地承包合同上顯示:“承包期限從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。”
  對於發生在東太村和鷗涌村的上述情況,村委會給出的統一說法是水鄉耕地統籌需要。麻涌政府回應稱,因耕地統籌招商不改變農業用途,在整體耕地給出6個月收成期後,鎮、村將不作青苗補償。目前麻涌不少村已到交地期限,因部分村民要求保留耕作的意願,需要全面平整地塊進行置換調整,所以才出動鉤機清理耕地上的農作物。
  ●全鎮統籌
  對於麻涌鎮,耕地統籌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。隨著東莞經濟飛速發展,擁有較多土地資源的水鄉片區成了投資熱土。為發展現代農業,水鄉片的一些鎮村早就開始探索耕地統籌。
  麻涌鎮人多地少,多數村人均僅幾分地。以華陽村為例,該村戶籍人口5300人,耕地2600畝,人均5分。這些分散的耕地大多用於香蕉、蔬菜等農作物種植,此前多被荒置或租給外地人耕種。華陽村黨工委書記何啟銳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,該村拋荒耕地約7成。
  歐涌村位於麻涌鎮北部,與廣州新塘鎮隔江相望。2007年,歐涌村就開始嘗試統籌耕地,該村黨總支書記韋錦祥說,每畝土地收入從2007年的800多元上升到2000多元,全村沒有出現耕地拋荒的情況。兩相對比,耕地統籌似乎效果明顯。
  在大規模推廣耕地統籌前的2013年3月,依靠個別村的主動嘗試,麻涌已統籌耕地9600多畝,占全鎮耕地28.7%。得益於統籌出來的大塊土地,該鎮成功引進香飄四季世界農場、康達爾養殖示範基地等項目。其中,香飄四季農場項目計劃總投資達28億元,被列入市統籌水鄉地區發展先期12個啟動項目以及2013年東莞市重大建設項目。
  正是看到土地統籌對大項目的吸引力,東莞推進水鄉一體化時,把土地統籌當做硬任務來抓,其中就包括了難度極大的耕地統籌。
  ●自願原則
  耕地是不少村民全家生計所在,對此次全面鋪開的耕地統籌,他們顯然有著和政府不一樣的解讀。
  去年4月17日,麻涌出台《耕地統籌及農業招商引資工作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要求將該鎮3萬多畝耕地全部統籌起來,出租給大型農業公司,發展以優質蔬菜、設施花卉、精品水果、特色水產、園藝種苗為支柱的現代都市農業。
  根據《方案》,耕地統籌實行自願有償原則,稱在充分尊重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,以平等資源為原則,通過鎮、村積極有效的引導,以不低於耕地統籌前的流轉受益為統籌價格,實現全鎮耕地的平穩有序統籌。
  很多村民對“自願”的提法表示了質疑。“為什麼我們沒同意耕地統籌,種的香蕉就被強行推倒,招呼都沒打一句,這算自願嗎?”上述提到的蕉農陳祖敏就認為《方案》中所說的自願原則“就是騙人的”。
  對此,麻涌鎮政府負責人表示,所謂自願是指該村村民就耕地統籌一事集體表決,有80%以上的人同意便可執行,少數服從多數,不需要人人都同意。
  而2008年出台的《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提出,“按照依法自願有賞原則,允許農民以承包、出租、互換、轉讓、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,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。”
  曾多次代理農村土地糾紛案件的北京市盈科(廣州)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藍愛忠表示,麻涌鎮政府提出少數服從多數的做法並不合法,跟中央多次強調的耕地流轉必須尊重村民自願原則相違背。藍愛忠稱,2000年東莞市給村民辦法的《東莞市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證》明確了農戶對集體土地享有30年的承包權益,鎮政府強行統籌耕地,違反了此前與村民簽訂的土地承包合約。
  ●統籌價格
  統籌價格,是耕地統籌推進中的另一個焦點。
  麻涌的《方案》要求爭取在去年6月完成全鎮耕地統籌及招商引資工作,力爭用2-3年時間全鎮耕地規模經營率達到60%。麻涌鎮給各村的耕地統籌指導價為1500元/年/畝,統籌期限不少於20年。對於農民實際耕作物待收成的耕地給予6個月以內的時間讓其農作物收成後再進行統籌,鎮、村不作青苗補償。
  各村根據《方案》具體制定政策。如麻三村規定每畝耕地基準統籌價格為1500元/年/畝,今後每5年遞增200元/年/畝,同時由項目產生的溢價部分全部劃歸所屬生產隊,村不截留。麻涌鎮政府稱,麻三村共有耕地922畝,需統籌777畝,農戶自耕面積145畝,涉及農戶124戶。在此次耕地統籌開展後,麻三村只用了兩個月便完成了任務。
  東太村耕地統籌工作則艱難得多。去年5月12日,東太村也出台了該村的耕地統籌實施方案,與麻三村差不多,但不少村民不滿意1500元/年/畝的價格,不肯參加耕地統籌。“如果是這個價格,讓村委會把地租給我,我有多少就租多少。”東太村村民梁先生稱,一畝地一年補償才1500元,農民失地後靠這點錢根本養不活家庭。
  華陽村的村民蔣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他家的3畝耕地去年種了香蕉、蔬菜和淮山。“種淮山純收入1.6萬元,香蕉收入1.2萬元。”蔣生稱,一畝地單種香蕉收入可達萬元。
  對此,麻涌鎮政府稱統籌價格是以耕地統籌前的流轉受益價格為參考標準。有關負責人表示,《方案》實施前,據不完全統計,麻涌鎮耕地平均流轉價格為852元/畝/年,目前以1500元/畝/年的最低標準統籌耕地,價格已經增長了76%。
  ●統籌之後
  統籌后土地收益如何分配?麻涌鎮政府負責人表示,耕地統籌的一個原則是所有利益全部由農村集體和農民分享。
  根據《方案》,統籌土地招商後,農民在每年1500元/畝/年的租地收入外,還可以從四個方面分享受益,包括租金上漲受益、返還村50%稅收收入、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改善環境等。
  但有的村民對此並不買賬。“這些跟農民根本沒什麼關係,租金上漲的受益估計都發不到手,賺錢的是村集體,不是農民。”村民梁先生說。
  東太村的實施方案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梁先生的這個觀點。該村規定,耕地統籌價格為1500元/年/畝,每5年每畝遞增200元,是固定的,以后土地收益的好壞與農民無關,只對村集體收入有影響。
  麻涌鎮政府介紹,該鎮推進耕地統籌工作時,招商工作亦同步啟動。去年7月,麻涌鎮與13個預計總投資額達19億的農業項目簽訂投資合作意向,13個項目預計總占地16000畝,占麻涌全鎮耕地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  據瞭解,這13個項目大多用地上千畝,計劃投資也達到數千萬甚至以億元計。例如東莞盆景園藝世界項目,計劃投資1億元,占地面積2000畝;東莞麻涌(國際)花卉交易市場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,面積3000畝。
  根據麻涌《“五區九園六縱四橫”規劃與設計》方案,該鎮將建成綠色環保蔬菜產業園、農業生態公園等9個綠色都市農業園區,目前已有廣東四季飄香都市農場、“羅漢松盆景”、“玫瑰園”等6個項目落戶,涉及土地7091畝。
  麻涌鎮政府負責人表示,這些項目不少還在建設階段,有些還沒有動工,目前尚未產生效益。
  ●信任危機
  和對統籌價格不滿、對土地收益分配心存疑問糾纏在一起的,還有部分村民對村委會的不信任。“就算每年給1萬元租金,我也不同意把地給村委會。”麻涌鎮大步村一葉姓村民表示,對農民來說,把土地交出去很沒有安全感。
  華陽湖濕地公園是麻涌鎮耕地統籌後落成的項目,屬於“五區九園六縱四橫”中的一部分,目前已投入使用。該項目耕地統籌曾引起一些村民疑慮。有村民稱之前村委會統籌耕地時並未說明是拿去挖湖,“不然不可能同意”。麻三村村民蕭先生告訴南都記者,按照鎮政府說法,統籌耕地租期為20年,“流轉耕地挖成湖,租期屆滿怎麼還給村民?”
  也有村民對耕地統籌程序提出質疑。“村委會對土地的統籌從來沒有召開過村民代表大會”。東太村民羅錫樞回憶,去年11月,東太村下屬東村村民小組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表決統籌土地方案,村長陳惠泉在現場派發表格,羅錫樞拿過表格簽名後,突然發現表格下有兩行小字“統籌土地同意簽名”。對此陳惠泉解釋,如果不同意可以把名字刪掉,於是羅錫樞將自己的名字從表格上刪除。
  羅錫樞說,那次大會上沒有人舉手錶決通過,但“村幹部統計村民的簽名後,宣佈82%的村民同意,僅18%的村民不同意,根據多數服從少數,表決通過。”羅錫樞說,當時村民一片嘩然大呼上當。麻涌鎮政府回應稱,東村村民小組全村595戶,徵得488戶同意並簽名確認統籌方案,占全村戶代表82%。
  同是東太村村民的梁先生透露,有村民曾聯名向鎮政府、村委會提出土地置換或調整農戶耕地,同時對農戶現有耕地上的香蕉等農作物作出每畝不低於5000元的經濟損失補償,再支付每位農戶1500元搬遷費,但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回覆。
  南都記者註意到,反對耕地統籌政策最激烈的都是一些有維權傳統的村莊。如東太村曾有76名村民聯名狀告省政府,不滿後者批准將102畝耕地變為國有建設用地。而有維權傳統的大步村至今都還沒開始耕地統籌。該村曾有村民多次起訴村委會、鎮政府以及市相關部門,要求信息公開、拿回被賣土地等。
  面對村民的抵觸情緒,麻涌鎮政府回應稱“村民有誤解”。“部分村有個別群眾誤認為鎮政府是借統籌耕地之機進行所謂的‘收地’,以後徵地則不用再經村民同意了,收地後再變賣給開發商搞非農建設,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。”麻涌鎮政府書面回應稱,耕地統籌最大困難在於麻涌農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,村民的福利分紅較少,生活水平較低,村民對耕地依賴性較大。
  ●周年註腳
  一些村民的反抗情緒沒能阻止耕地統籌的推進。在麻涌推行耕地統籌工作一年後,麻涌鎮政府透露,全鎮已統籌2萬多畝耕地,完成82%。
  2012年9月4日,東莞市委、市政府發佈《東莞市統籌水鄉地區發展實施方案》,標志著水鄉片統籌發展戰略進入實施階段。與此同時,其他水鄉鎮也出台類似方案,內容與麻涌鎮方案大同小異。由於麻涌開展耕地統籌工作較早,耕地統籌基礎較好,雖未被確定為試點鎮,麻涌曾被明確要求率先完成耕地統籌。
  今年4月17日,《麻涌鎮耕地統籌及農業招商引資工作方案》出台整整一年,當天十多位社會閑散人士摸進麻涌鎮東太村,砍倒一片香蕉林。離被砍香蕉林不遠處的東太村西門坊牌坊上,“誓死保衛耕地”的橫幅仍高高掛著。
  統籌:南都記者 衛學軍
  採寫:南都記者 藍信光 衛學軍
  攝影:南都記者 梁清
  “為什麼我們沒同意耕地統籌,種的香蕉就被強行推倒,招呼都沒打一句,這算自願嗎?”很多村民表示了質疑。此外,和對統籌價格不滿、對土地收益分配心存疑問糾纏在一起的,還有部分村民對村委會的不信任。
  麻涌鎮政府書面回應稱,耕地統籌最大困難在於麻涌農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,村民福利分紅較少,生活水平較低,村民對耕地依賴性較大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l74ulpk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